四大主要的移民输入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信息公开的,每年的移民配额都是公开的,有多少给中国人都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出现移民潮。
公认的三次移民潮都是“伪移民潮”。
949年以来,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一波是在1970年代末期,“文革”结束时;还有一次是在1990年代初期。许多人在这两次移民潮中以劳工身份出国,还有一些人则以出国留学的方式留在了外国。
被公认的“第三次移民潮”则出现在2010年后的最近几年,2011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这份数据未必可信,趋势也未必为真。一位从事移民中介行业接近二十年的老板认为这次是“伪移民潮”:“这是一个管子,一头粗,一头细。很多人想要移民,他们蜂拥而入,但管子另一头只有这么细,每年可以通过的人就这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笨,他们不会让移民潮的事情发生。如果真的有非常多人想移民,他们就会不断提高标准。2010年9月到12月,有2500多个申请新加坡投资移民的人,其中有95%都是中国人,相当于过去两三年的总和。新加坡立刻就涨价了,还拒签很多人。历史上只有一种真正的移民潮,就是‘难民潮’,只有难民才能像蝗虫一样涌入别的国家而不受驱逐。”
而四大主要的移民输入国,以发达国家为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大国家都是信息公开的,政府每年公布的移民配额,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出现移民潮,这是媒体上夸张的说法,这是不严谨的。这样的报道在西方媒体里面可能出不来,但是确实有一个潮,那个潮是什么呢?是想移民的思潮。“船票”有限,移民人数也不会无限制增加。
然而,事实是不断高涨的移民热情面前,却是移民现实的严峻2月6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向国会提交最新修订的公民法(Canadian Citizenship Act)草案,涉及诸多重大入籍政策变化。此次提交的修法草案建议提高一系列入籍门槛,包括将过去入籍申请者需要4年内住满3年的规定提高到6年内住满4年且每年不得少于183天;扩大入籍考试的年龄段要求,从过去18至54岁需要考试,扩大到14至64岁申请者必须通过笔试及英文考试;增加要求申请人的纳税记录;提高入籍申请费用等。社会普遍认为,该法案是对入籍资格的全面收紧。
2010年,投资移民人数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随后,主要一线移民目的国纷纷调高门槛,加拿大2010年调整投资移民政策,投资额提高一倍,新加坡等也纷纷涨价,澳洲则提高了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要求等等。这表明,一旦移民人数过高,国外移民局会提高门槛抑制移民数量,而不会任由这一数量膨胀。
但越来越多的人想方设法移民也是不争的事实
2013年,美国盖洛普网站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想要移民到美国的人有2200万,居全世界之首。对于中国出现的“投资移民”热,国内外一直议论纷纷。英国《经济学家》曾感慨说,“成千上万中国人在‘致富光荣’的口号下成为富人,如今却在‘移民光荣’的思潮下希望离开中国,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背景下,这一趋势令人惊奇”。
然而,据《环球时报》报道,从事投资移民行业多年的内部人士说,一些热门国家的投资移民名额早满了,想申请都无队可排。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现在投资移民的人太多,另一方面是几个老牌移民国家纷纷缩减移民名额或大幅提高移民投资门槛。所以,从数字上来说,中国并不存在移民潮,只存在移民思潮。